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媒体聚焦 > 

《中国企业家》杂志:伍伸俊——“技术控”和“金融家”

时间:2011-05-26 来源:《中国企业家》杂志 点击:17315


物理专业出身的投资人伍伸俊拥有“技术控”和“金融家”双重特征,他号称要用十年时间打造出全球最大的照明公司。

  【《中国企业家》杂志】(记者 戴喆民)梦想家永不眠。金沙江创投的创始人之一伍伸俊或许可以算得上其中一员。在清华科技园一间极其普通的办公室里,他正构思创建一个全球照明帝国。

  在伍看来,这并非不可思议。“通用电气(GE)的诞生也不过是因为一个小小的灯泡。”

  伍伸俊希望抓紧新一轮照明革命的机会。LED(发光二极管)可能将彻底取代传统的白炽灯,成为照明舞台上的唯一主角。伍和他所主导的金沙江已经投资了8家LED企业,包含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。“不管是GE、Cree,还是飞利浦,我会将所有竞争者都打趴在地。”他将手用力一挥,显得志得意满。

  金沙江创投目前旗下管理着7亿美元基金,不过,他的底气并非来自于此,而是来自他所投资的一批“具有颠覆性技术”的公司。这些公司将使LED卖到10美元一个,并且价钱不断降低,而同行要价可能需要30欧元。降低成本是LED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,率先实现这一点的公司将能尽享行业繁荣。

  尽管伍伸俊对于成本优势坚信不疑,但伍也表示,现在他们与欧美企业的市场争夺战才刚刚开始,而以亚洲同行为主的竞争者已在进行与他们类似的核心技术研究。

  不久前,在江苏常州,金沙江半导体照明产业园签约仪式刚刚完成。根据协议,一个总投资近2亿美元的LED研发制造基地将入驻当地开发区,其中研发中心将由金沙江创投负责建设。伍伸俊希望把它打造成中国的“贝尔实验室”,集中全球最优秀的LED人才,他相信这是金沙江能否在下一轮竞赛中继续领跑的关键。

  “颠覆者”

  LED是当下最具想象空间的节能环保投资领域之一—如果将现有照明市场完全替换成LED,其潜在规模高达3000亿美元。

  不过,中国大陆的企业尚难从其中分一杯羹。目前以日亚化工、欧司朗、Cree为代表的日本、美国和欧洲企业为第一阵营,它们主导LED照明市场。中国台湾和韩国在第二阵营,它们的技术次之,在照明领域尚处于突破阶段,主要供应的是消费类电子产品背光源LED。而内地企业由于规模分散,技术落后,所涉及的仅仅以景观装饰、招牌广告、户外大屏幕显示等低端市场为主。金沙江要通过资本的力量,改变这一游戏规则。

  伍伸俊将目光集中在了利润最丰厚的上游环节。和光伏产业类似,处于成长早期的LED产业由上游垄断了大部分利润,占数量不到20%的产业链上游企业可以获得70%的利润。而这其中,影响产业技术路线的衬底材料开发更是各个环节技术的枢纽。

  成熟的衬底材料供应商从世界范围来说都屈指可数,得到较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不外乎两种技术路线—日本日亚化学公司的蓝宝石衬底和美国Cree公司的碳化硅衬底。这两家企业曾垄断了几乎全部衬底材料市场,并营造了复杂的专利体系,给渴望进入的外来者设置了技术壁垒。除此之外,只有来自俄罗斯、乌克兰等国家的几家企业涉足蓝宝石衬底材料制造。而在国内,虽有少数企业投入资金准备进军蓝宝石衬底领域,但尚处于初期阶段。

  伍伸俊叫板日美的王牌是一家名为晶能光电的公司。该公司采用硅材料作为衬底生产芯片,走的是一条全新技术路线,在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时,还可以绕开日亚和Cree布下的专利城墙。

  晶能光电的独门技术来自南昌大学教授江风益,江潜心研究半导体发光达数十年之久,终于在2004年取得突破,能够直接在硅上生长氮化镓,发出实用水平的蓝光。

  伍伸俊对于LED产业投资情有独钟。他是理工科出身,早年就读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、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和麻省理工大学,后来又在电讯设备供应商北电网络(Nortel Networks)工作12年之久,在此期间对半导体行业有了深入的了解。LED是半导体行业的延伸,2000年,伍伸俊曾写过一篇分析未来LED产业发展趋势的论文,他当时就看好这个行业。

  早期伍走访的专家基本都提到了江风益教授,2001年,伍伸俊接触到传说的江风益本人,从此对后者及其团队长期跟踪。在江风益的团队取得技术突破后,伍伸俊开始寻找业内专家进行验证,并帮助出谋划策。持续近两年后,金沙江牵头为江风益的项目融资1000万美元,并成立了晶能光电。

  江风益的科研成果从此开始走向产业化。在此后几年间,晶能光电迅速扩张,并且不断融资扩大产能,投资者包括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(IFC)和新加坡的淡马锡,总投资超过2亿美元。

  伍伸俊称,2010年,晶能光电一年间的营收增长了超过11倍。“现在的情况是没有库存,供不应求。”晶能光电因此在2010年12月进行了新一轮增资扩股,以实施2009年就制定的扩产计划,产能预计将从2010年的140亿粒芯片上升到2011年的240亿粒。

  伍伸俊坚信他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。因为选择一种衬底材料就意味着选择一种技术平台。采用硅材料可以做出直径8寸的衬底,而用蓝宝石只能做出直径2寸或4寸的衬底。

  这意味着,在硅衬底上做出的芯片数量可以达到蓝宝石衬底的16倍,这种更大规模的生产将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。

  远非高枕无忧。伍伸俊声称,硅材料的衬底技术是他们的机密,可现在已有追兵。“三星和台积电的硅衬底技术研发都已开始,他们都在找我们合作。”他说。“不过,我们领先三到五年的时间。”

【《中国企业家》杂志】(记者 戴喆民)


下一篇:大江网:“井冈之子”王敏——“点亮”低碳生活 上一篇:科技日报:伍伸俊——续写硅衬底半导体照明传奇